卷十二 卷上·扁鹊灸法
命关二穴在胁下宛中,举臂取之,对中脘向乳三角取之。
此穴属脾,又名食窦穴,能接脾脏真气,治三十六种脾病。凡诸病困重,尚有一毫真气,灸此穴二三百壮,能保固不死。一切大病属脾者并皆治之。盖脾为五脏之母,后天之本,属土,生长万物者也。若脾气在,虽病甚不至死,此法试之极验。
肾俞二穴在十四椎两旁各开一寸五分。凡一切大病于此灸二三百壮。盖肾为一身之根蒂,先天之真源,本牢则不死,又治中风失音,手足不遂,大风癞疾。
三里二穴在膝眼下三寸, 骨外筋内宛中,举足取之。治两目KT KT 不能视远,及腰膝沉重,行步乏力,此证须灸中脘、脐下,待灸疮发过方灸此穴,以出热气自愈。
承山二穴,在腿肚下,挺脚指取之。治香港脚重,行步少力。
涌泉二穴,在足心宛宛中。治远年香港脚肿痛,或脚心连胫骨痛,或下粗腿肿,沉重少力,可灸此穴五十壮。
脑空二穴,在耳尖角上,排三指尽处。治偏头痛,眼欲失明,灸此穴七壮自愈。
目明二穴,在口面骨二瞳子上,入发际。治太阳连脑痛,灸三十壮。
腰俞二穴,在脊骨二十一椎下。治久患风腰疼,灸五十壮。
前顶二穴,在鼻上,入发际三寸五分。治巅顶痛,两眼失明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子
- 集
- 诗经
- 左传
- 周礼
- 仪礼
- 孝经
- 孟子
- 尔雅
- 公羊传
- 谷梁传
- 大学
- 笠翁对韵
- 大戴礼记
- 匡谬正俗
- 三国志
- 明史
- 宋史
- 旧唐书
- 新五代史
- 南史
- 北史
- 金史
- 梁书
- 南齐书
- 逸周书
- 编年史
- 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西夏书事
- 汉官六种
- 战国策
- 靖康传信录
- 五代史阙文
- 东观奏记
- 平宋录
- 传记
- 列女传
- 晏子春秋
- 十七史百将传
- 明儒学案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英雄记
- 载记
- 越绝书
- 万历野获编
- 地理
- 水经注
- 东京梦华录
- 大唐西域记
- 吴船录
- 都城纪胜
- 传习录
- 儒家
- 围炉夜话
- 国语
- 春秋繁露
- 兵家
- 三十六计
- 司马法
- 太白阴经
- 兵法二十四篇
- 历代兵制
- 虎钤经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管子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扬子法言
- 棠阴比事
- 天工开物
- 氾胜之书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神农本草经
- 奇经八脉考
- 四圣心源
- 食疗本草
- 饮膳正要
- 扁鹊心书
- 温病条辨
- 神相全编
- 渊海子平
- 葬书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葬法倒杖
- 李虚中命书
- 艺术
- 鬼谷子
- 吕氏春秋
- 笑林广记
- 颜氏家训
- 容斋随笔
- 人物志
- 权谋残卷
- 老老恒言
- 池北偶谈
- 风俗演义
- 齐东野语
- 避暑录话
- 类书
- 艺文类聚
- 宣室志
- 小说家
- 山海经
- 水浒传
- 红楼梦
- 聊斋志异
- 搜神记
- 警世通言
- 儒林外史
- 醒世恒言
- 西厢记
- 太平广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封神演义
- 博物志
- 镜花缘
- 喻世明言
- 初刻拍案惊奇
- 绿野仙踪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唐传奇
- 子不语
- 济公全传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狄公案
- 十二楼
- 雍正剑侠图
- 穆天子传
- 三刻拍案惊奇
- 常言道
- 三遂平妖传
- 海上花列传
- 南游记
- 夷坚志
- 杨家将
- 西汉演义
- 女仙外史
- 说唐全传
- 岭表录异
- 说岳全传
- 老残游记续集
- 朝野佥载
- 河东记
- 白牡丹
- 幻中游
- 独异志
- 小八义
- 春秋配
- 海国春秋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薛丁山征西
- 毛公案
- 声律启蒙
- 心经
- 了凡四训
- 知言
- 道家
- 老子
- 庄子
- 阴符经
- 列子
- 抱朴子
- 黄庭经
- 悟真篇
- 文子
- 尹文子
- 总集
- 别集
- 呻吟语
- 西湖梦寻
- 郁离子
- 伯牙琴
- 随园诗话
- 沧浪诗话
- 训蒙骈句
- 牡丹亭
- 长生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