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三 兽部·狗宝
气味
甘、咸、平,有小毒。
主治
噎食病(数月不愈)。用狗宝研为末,每取一争,加威灵仙二两、盐二钱,共捣如泥,再加浆水一杯搅匀,去渣饮服。一天服二次。 不过三日可愈。愈后服补剂。
痈疽发背,壮热烦渴。用狗宝一两,腊月黑狗胆、腊月鲤鱼胆各一枚,蟾酥二钱,蜈蚣(炙)七条,硇砂、乳香、没药、轻粉、雄黄、乌金石一钱,粉霜三钱,麝香一分,共研为末,以人乳一合,黄蜡三钱,和各药熬膏做成丸子,如绿豆大每服一至三丸,用白丁香七枚研调,水送服。暖卧,汗出为工。三服见效。后吃白粥补身体。此方名“狗宝丸”。
反胃膈气。用硫磺、水银各一钱,同炒成金色,加狗宝末三钱、鸡蛋白一份,一起搅匀,纸封泥固煨半日,取出研细,每取五分,烧酒调服。不过三服,见效。
考释
狗宝为犬科动物犬胃、胆囊、肾脏及膀胱中的结石,可入药。狗宝多呈圆球状或椭圆球状,一般直径1一5厘米,表面呈灰白色或灰黑色,略有光泽,并有多个类圆形突起。质地坚重细腻,指甲一划可见划痕。断面为白色或牙白色,呈同心环状层纹,近中心部较疏松,但多不能分离,气微腥,味微苦,嚼之有粉性而无沙性感觉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十三经
- 诗经
- 尚书
- 礼记
- 仪礼
- 孝经
- 论语
- 尔雅
- 公羊传
- 谷梁传
- 易经
- 大学
- 正史
- 史记
- 三国志
- 清史稿
- 旧唐书
- 宋书
- 魏书
- 旧五代史
- 周书
- 南史
- 辽史
- 南齐书
- 续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纪事本末
- 三朝北盟会编
- 五代新说
- 战国策
- 靖康传信录
- 九州春秋
- 别史
- 平宋录
- 传记
- 晏子春秋
- 明儒学案
- 英雄记
- 越绝书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武林旧事
- 华阳国志
- 史评
- 史通
- 菜根谭
- 三字经
- 幼学琼林
- 盐铁论
- 近思录
- 春秋繁露
- 潜夫论
- 兵家
- 素书
- 百战奇法
- 三略
- 吴子
- 乾坤大略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李卫公问对
- 投笔肤谈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韩非子
- 法家
- 管子
- 商君书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棠阴比事
- 天工开物
- 齐民要术
- 北山酒经
- 氾胜之书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神农本草经
- 难经
- 濒湖脉学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四圣心源
- 洗冤集录
- 食疗本草
- 肘后备急方
- 医学源流论
- 术数
- 神相全编
- 滴天髓阐微
- 葬书
- 神峰通考
- 葬法倒杖
- 李虚中命书
- 棋经十三篇
- 古画品录
- 园冶
- 随园食单
- 书目答问
- 鬼谷子
- 吕氏春秋
- 墨子
- 淮南子
- 笑林广记
- 颜氏家训
- 夜航船
- 容斋随笔
- 人物志
- 龙文鞭影
- 尚书正义
- 池北偶谈
- 风俗演义
- 齐东野语
- 宣室志
- 山海经
- 世说新语
- 水浒传
- 三国演义
- 西游记
- 儒林外史
- 太平广记
- 封神演义
- 镜花缘
- 初刻拍案惊奇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官场现形记
- 新齐谐
- 唐传奇
- 酉阳杂俎
- 子不语
- 济公全传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古今谭概
- 鬼神传
- 狄公案
- 雍正剑侠图
- 花月痕
- 北游记
- 三遂平妖传
- 海上花列传
- 何典
- 南游记
- 夷坚志
- 杨家将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韩湘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荡寇志
- 前汉演义
- 说岳全传
- 后汉演义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刘公案
- 南史演义
- 河东记
- 小五义
- 白牡丹
- 幻中游
- 小八义
- 薛刚反唐
- 唐摭言
- 开辟演义
- 林公案
- 海国春秋
- 薛仁贵征东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声律启蒙
- 五灯会元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僧宝传
- 庄子
- 黄帝四经
- 黄庭经
- 神仙传
- 太玄经
- 悟真篇
- 老子想尔注
- 亢仓子
- 尹文子
- 总集
- 浮生六记
- 曾国藩家书
- 呻吟语
- 日知录
- 龙川别志
- 伯牙琴
- 文心雕龙
- 沧浪诗话
- 训蒙骈句
- 词源
- 闲情偶寄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