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二十 虫部·蜈蚣
释名
蒺藜、蛆、天龙。
气味
辛、温、有毒。
主治
小儿撮口(舌上有疮,如粟米大)。用生蜈蚣捣汁敷涂。
小儿急惊。用蜈蚣一条(去足),炙为末,丹砂、轻粉,等分研匀,加乳汁和成丸子,如绿豆大。按病几年龄。每岁服一丸,乳汁送下。
天吊惊风(目久不下,眼见白睛,角弓反张,不能出声)。用大蜈蚣一条,去头足,油炙,以竹刀劈为左右两半,研为末,各半加麝香五分。用时,以左半药末吹入左鼻,以右半药末吹入右鼻,但都只吹少许,不可过多。若眼末下,可再吹入少量,服下即止。
破伤风。用蜈蚣研末擦牙,吐出涎沫即愈。又主:用蜈蚣头、乌头尖、附子底、蝎梢,等分为末。每用一分至三分,热酒灌服。另以药末敷患处,出汗即愈。
口眼歪斜,口内麻木。用蜈蚣三条,一蜜炙,一酒浸,一纸裹火煨,都要去掉头足;天南星一个,切作四片,一蜜炙,一酒浸,一纸裹火煨,一生用;半夏、白芷各五钱。各药一起研为末,加麝香少许。每服一钱,热水调下。一天服一次。
蝮蛇螫伤。用蜈蚣研末敷涂。
天蛇头疮(生手指头上)。用蜈蚣一条,烧因熏一、二次即愈。或研蜈蚣为末,调猪胆汁敷涂
丹毒瘤肿。用蜈蚣一条、白矾如皂角子大一块、雷丸一个、百部二钱,共研不末,调醋敷涂。
瘰疬溃疮。用茶和蜈蚣二味,炙至香熟。捣筛为末,先以甘草汤洗净患处。再将药末敷上。
耳出脓。用蜈蚣研末吹耳内。
小儿秃疮。用大蜈蚣一条、盐一发,放油内浸七天,取油涂搽,即效。
痔疮疼痛。用赤足蜈蚣焙为末,加片脑少许,调征求谁敷涂。又方:用蜈蚣三、国条,浸入煮开一、二次的香油中,再加五倍子末二、三钱,瓶封收存。在痔痛不可忍时,取油点涂,即时痛止。
腹在如箕。用蜈蚣三、五条,酒炙过,研为末。每服一钱,分为两份,分别装入两个开孔的鸡蛋内,搅匀,红封好,煮熟吃下。一天一次,连进三服可愈。
脚吐转筋。用蜈蚣烧为末,调猪油涂搽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诗经
- 礼记
- 公羊传
- 谷梁传
- 易经
- 其他经学
- 中庸
- 子夏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匡谬正俗
- 正史
- 史记
- 汉书
- 宋史
- 晋书
- 新唐书
- 新五代史
- 魏书
- 旧五代史
- 周书
- 北史
- 北齐书
- 辽史
- 南齐书
- 明季南略
- 编年史
- 续资治通鉴
- 西夏书事
- 汉官六种
- 纪事本末
- 过江七事
- 杂史
- 贞观政要
- 战国策
- 靖康传信录
- 五代史阙文
- 东观奏记
- 平宋录
- 晏子春秋
- 十七史百将传
- 高士传
- 越绝书
- 江南野史
- 地理
- 洛阳伽蓝记
- 武林旧事
- 华阳国志
- 政书
- 通典
- 史评
- 读通鉴论
- 传习录
- 小窗幽记
- 围炉夜话
- 幼学琼林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潜夫论
- 中论
- 兵家
- 素书
- 孙膑兵法
- 百战奇法
- 三略
- 尉缭子
- 乾坤大略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武经总要
- 便宜十六策
- 投笔肤谈
- 何博士备论
- 法家
- 商君书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扬子法言
- 邓析子
- 天工开物
- 农桑辑要
- 神农本草经
- 金匮要略
- 洗冤集录
- 术数
- 三命通会
- 神相全编
- 渊海子平
- 葬书
- 九章算术
- 月波洞中记
- 古画品录
- 茶经
- 杂家
- 千字文
- 吕氏春秋
- 淮南子
- 智囊全集
- 笑林广记
- 夜航船
- 名贤集
- 权谋残卷
- 龙文鞭影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南越笔记
- 金楼子
- 西京杂记
- 池北偶谈
- 太平御览
- 艺文类聚
- 小说家
- 山海经
- 世说新语
- 水浒传
- 红楼梦
- 儒林外史
- 醒世恒言
- 西厢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博物志
- 镜花缘
- 绿野仙踪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狄公案
- 十二楼
- 花月痕
- 三遂平妖传
- 海上花列传
- 南游记
- 杨家将
- 荡寇志
- 雷峰塔奇传
- 后汉演义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刘公案
- 大唐新语
- 朝野佥载
- 南史演义
- 河东记
- 白牡丹
- 幻中游
- 独异志
- 小八义
- 薛刚反唐
- 春秋配
- 开辟演义
- 林公案
- 薛仁贵征东
- 薛丁山征西
- 声律启蒙
- 心经
- 中说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僧宝传
- 道家
- 老子
- 阴符经
- 抱朴子
- 黄帝四经
- 神仙传
- 太玄经
- 云笈七签
- 文子
- 文始真经
- 诗文评
- 总集
- 古文观止
- 别集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日知录
- 西湖梦寻
- 伯牙琴
- 文心雕龙
- 随园诗话
- 沧浪诗话
- 训蒙骈句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牡丹亭
- 闲情偶寄
- 长生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