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一 木部·丁香
释名
丁子香、鸡舌香。
气味
辛、温、无毒。
主治
突然心气痛。用丁香末,酒送服一钱。
干霍乱(不吐不泻)。用丁香十四枚,研为末,开水一碗送下。不愈再服。
小儿吐泻。用丁香、桔红等分,加炼做成丸子,如黄豆大,米汤送服。如呕吐不止,可用丁香、生半夏各一钱,泡姜汁中一夜,晒干为末,以姜汁调面糊做成丸子,如黍米在。每服适量,姜汤送下。
婴儿吐乳,粪呈青色。用乳汁一碗,放入丁香十枚、陈皮(去白)一钱,煎开多次后,细细送服。
胃冷呕逆。用丁香三个、陈桔皮一块(去白,焙干),水煎,乘热服。
朝食暮吐。用丁香十五个,研为末,加甘蔗汁、姜汁调成丸了,如莲子大,口中噙咽。
反胃,气噎不通。用丁香、木香各一两,每取四钱,水煎服。
妇女崩中。用丁香二两,加酒二升,煎成一升,分次服下。
妇女难产。用丁香三十六粒、乳香三钱六分,共研为末,加活兔胆同捣,作三十六丸。每服一丸,好酒化下,此方名“如意丹”。
鼻中息肉。用棉裹丁香塞鼻内。
唇舌生疮。用丁香研末,棉裹含口中。
乳痛。用丁香研末,水送服一匙。
附方
丁香的 药用部分是丁香树的花蕾或果实。干燥花蕾,亦称公丁香;干燥果实,亦称母丁香。
- 推荐作品:
- 子
- 十三经
- 诗经
- 左传
- 仪礼
- 论语
- 尔雅
- 公羊传
- 易经
- 其他经学
- 大学
- 易传
- 白虎通义
- 匡谬正俗
- 史记
- 三国志
- 汉书
- 明史
- 宋史
- 新唐书
- 旧唐书
- 元史
- 旧五代史
- 南史
- 金史
- 北齐书
- 辽史
- 陈书
- 编年史
- 资治通鉴
- 续资治通鉴
- 西夏书事
- 汉官六种
- 三朝北盟会编
- 杂史
- 松漠纪闻
- 奉天录
- 别史
- 平宋录
- 传记
- 列女传
- 晏子春秋
- 英雄记
- 吴越春秋
- 越绝书
- 徐霞客游记
- 东京梦华录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华阳国志
- 吴船录
- 都城纪胜
- 史评
- 增广贤文
- 荀子
- 围炉夜话
- 说苑
- 近思录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兵家
- 孙子兵法
- 六韬
- 百战奇法
- 将苑
- 吴子
- 司马法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李卫公问对
- 武经总要
- 便宜十六策
- 投笔肤谈
- 何博士备论
- 法家
- 管子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扬子法言
- 折狱龟鉴
- 棠阴比事
- 农家
- 齐民要术
- 农桑辑要
- 氾胜之书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神农本草经
- 濒湖脉学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针灸大成
- 洗冤集录
- 食疗本草
- 扁鹊心书
- 温病条辨
- 医学源流论
- 术数
- 三命通会
- 渊海子平
- 葬书
- 九章算术
- 天玉经
- 焦氏易林
- 艺术
- 艺舟双楫
- 谱录
- 书目答问
- 杂家
- 鬼谷子
- 梦溪笔谈
- 朱子家训
- 颜氏家训
- 论衡
- 名贤集
- 容斋随笔
- 权谋残卷
- 公孙龙子
- 西京杂记
- 池北偶谈
- 风俗演义
- 太平御览
- 艺文类聚
- 宣室志
- 小说家
- 山海经
- 世说新语
- 水浒传
- 三国演义
- 西游记
- 聊斋志异
- 搜神记
- 警世通言
- 醒世恒言
- 太平广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封神演义
- 镜花缘
- 东周列国志
- 剪灯新话
- 绿野仙踪
- 二刻拍案惊奇
- 隋唐演义
- 济公全传
- 鬼神传
- 狄公案
- 十二楼
- 穆天子传
- 三刻拍案惊奇
- 三遂平妖传
- 南游记
- 杨家将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女仙外史
- 韩湘子全传
- 荡寇志
- 雷峰塔奇传
- 说岳全传
- 后汉演义
- 李公案
- 老残游记续集
- 朝野佥载
- 小五义
- 幻中游
- 独异志
- 薛刚反唐
- 唐摭言
- 两晋演义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释家
- 了凡四训
- 无量寿经
- 僧宝传
- 阴符经
- 抱朴子
- 黄帝四经
- 黄庭经
- 神仙传
- 太玄经
- 云笈七签
- 悟真篇
- 老子想尔注
- 总集
- 昭明文选
- 别集
- 曾国藩家书
- 呻吟语
- 日知录
- 西湖梦寻
- 郁离子
- 伯牙琴
- 文心雕龙
- 沧浪诗话
- 训蒙骈句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闲情偶寄
- 长生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