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二十五 果部·银杏
释名
白果、鸭脚子。
气味
(核仁)甘、苦、平、涩、无毒。
主治
寒嗽痰喘。用白果七个煨熟以熟艾作成七丸,每果中放入艾丸一颗,纸包再次煨香,去艾吃下。
哮喘痰嗽。用白果五个、麻黄二钱半、甘草(炙)二钱,加水一杯半,煎至领先成,临星时服。此方名“鸭掌散”。又方:白果二十一个(炒黄),麻黄三钱,苏子二钱,款冬花、法半夏、桑白皮(蜜炙)各二钱,杏仁(去皮尖)、黄芩(微炒)各一钱半,甘草一钱,加水三杯,煎成二杯,随时分作二次服下,不用姜。
咳嗽失声。用白果仁四两,白茯苓、桑白皮各二两,乌豆半升(炒),蜜半斤,一起煮熟,晒干为还想,以乳汁半碗拌湿,九蒸九晒,做成丸子,如绿豆大,每服三、五十丸,开水送下。极效。
小便频数。用白果十四枚,一半生,一半煨,食之有效。
小便白浊。用生白果仁十枚,擂水服。一天服一次。病愈为止。
赤白带下。用白果、莲肉、江米各五钱,胡椒一钱半,共研为末,以乌云骨鸡一只,去肠填药,瓦器煮烂,空心服下。
肠风下血。用白果煨熟,出火气后,米汤送服。
虫牙。用生白果每饭后嚼一、二个,有效。
手足皲裂。用生白果嚼烂,每夜涂搽。
头面癣疮。用生白果仁切断,频频搽患处,直至病愈。
乳痈溃烂。用银杏仁半斤,以四两研酒服,以四两研敷患处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集
- 十三经
- 周礼
- 孝经
- 孟子
- 谷梁传
- 其他经学
- 大学
- 笠翁对韵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正史
- 汉书
- 晋书
- 新唐书
- 旧唐书
- 隋书
- 元史
- 旧五代史
- 南史
- 梁书
- 辽史
- 南齐书
- 明季南略
- 编年史
- 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西夏书事
- 汉官六种
- 纪事本末
- 明季北略
- 过江七事
- 杂史
- 战国策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列女传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英雄记
- 江南野史
- 水经注
- 东京梦华录
- 大唐西域记
- 华阳国志
- 通典
- 史通
- 传习录
- 儒家
- 菜根谭
- 围炉夜话
- 孔子家语
- 盐铁论
- 近思录
- 春秋繁露
- 潜夫论
- 北溪字义
- 孙子兵法
- 六韬
- 孙膑兵法
- 百战奇法
- 将苑
- 司马法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武经总要
- 练兵实纪
- 便宜十六策
- 历代兵制
- 投笔肤谈
- 何博士备论
- 韩非子
- 管子
- 商君书
- 慎子
- 折狱龟鉴
- 邓析子
- 医家
- 农家
- 天工开物
- 北山酒经
- 黄帝内经
- 伤寒论
- 难经
- 千金方
- 金匮要略
- 奇经八脉考
- 濒湖脉学
- 四圣心源
- 洗冤集录
- 食疗本草
- 医学源流论
- 术数
- 三命通会
- 渊海子平
- 滴天髓阐微
- 葬书
- 疑龙经
- 李虚中命书
- 灵城精义
- 古画品录
- 园冶
- 谱录
- 茶经
- 随园食单
- 吕氏春秋
- 百家姓
- 格言联璧
- 朱子家训
- 颜氏家训
- 夜航船
- 名贤集
- 公孙龙子
- 龙文鞭影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金楼子
- 西京杂记
- 池北偶谈
- 齐东野语
- 类书
- 太平御览
- 搜神后记
- 小说家
- 山海经
- 三国演义
- 西游记
- 红楼梦
- 搜神记
- 西厢记
- 太平广记
- 剪灯新话
- 绿野仙踪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新齐谐
- 唐传奇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古今谭概
- 鬼神传
- 雍正剑侠图
- 穆天子传
- 三刻拍案惊奇
- 北游记
- 常言道
- 何典
- 夷坚志
- 南北史演义
- 说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前汉演义
- 雷峰塔奇传
- 龙城录
- 李公案
- 刘公案
- 朝野佥载
- 小五义
- 白牡丹
- 幻中游
- 薛刚反唐
- 唐摭言
- 海国春秋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声律启蒙
- 心经
- 五灯会元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道家
- 老子
- 列子
- 黄帝四经
- 云笈七签
- 悟真篇
- 老子想尔注
- 亢仓子
- 尹文子
- 刘子
- 昭明文选
- 冰鉴
- 幽梦影
- 文心雕龙
- 训蒙骈句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牡丹亭
- 桃花扇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