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二十五 果部·银杏
释名
白果、鸭脚子。
气味
(核仁)甘、苦、平、涩、无毒。
主治
寒嗽痰喘。用白果七个煨熟以熟艾作成七丸,每果中放入艾丸一颗,纸包再次煨香,去艾吃下。
哮喘痰嗽。用白果五个、麻黄二钱半、甘草(炙)二钱,加水一杯半,煎至领先成,临星时服。此方名“鸭掌散”。又方:白果二十一个(炒黄),麻黄三钱,苏子二钱,款冬花、法半夏、桑白皮(蜜炙)各二钱,杏仁(去皮尖)、黄芩(微炒)各一钱半,甘草一钱,加水三杯,煎成二杯,随时分作二次服下,不用姜。
咳嗽失声。用白果仁四两,白茯苓、桑白皮各二两,乌豆半升(炒),蜜半斤,一起煮熟,晒干为还想,以乳汁半碗拌湿,九蒸九晒,做成丸子,如绿豆大,每服三、五十丸,开水送下。极效。
小便频数。用白果十四枚,一半生,一半煨,食之有效。
小便白浊。用生白果仁十枚,擂水服。一天服一次。病愈为止。
赤白带下。用白果、莲肉、江米各五钱,胡椒一钱半,共研为末,以乌云骨鸡一只,去肠填药,瓦器煮烂,空心服下。
肠风下血。用白果煨熟,出火气后,米汤送服。
虫牙。用生白果每饭后嚼一、二个,有效。
手足皲裂。用生白果嚼烂,每夜涂搽。
头面癣疮。用生白果仁切断,频频搽患处,直至病愈。
乳痈溃烂。用银杏仁半斤,以四两研酒服,以四两研敷患处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史
- 集
- 孝经
- 尔雅
- 谷梁传
- 大学
- 子夏易传
- 大戴礼记
- 正史
- 明史
- 宋史
- 晋书
- 新唐书
- 元史
- 新五代史
- 周书
- 南史
- 北史
- 北齐书
- 陈书
- 南齐书
- 逸周书
- 明季南略
- 编年史
- 续资治通鉴
- 西夏书事
- 纪事本末
- 明季北略
- 三朝北盟会编
- 五代新说
- 五代史阙文
- 顺宗实录
- 东观奏记
- 别史
- 平宋录
- 传记
- 列女传
- 十七史百将传
- 高士传
- 英雄记
- 载记
- 越绝书
- 万历野获编
- 水经注
- 东京梦华录
- 大唐西域记
- 武林旧事
- 华阳国志
- 蛮书
- 吴船录
- 政书
- 通典
- 史评
- 读通鉴论
- 菜根谭
- 增广贤文
- 围炉夜话
- 幼学琼林
- 国语
- 盐铁论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兵家
- 三十六计
- 六韬
- 孙膑兵法
- 百战奇法
- 吴子
- 太白阴经
- 练兵实纪
- 便宜十六策
- 历代兵制
- 虎钤经
- 何博士备论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韩非子
- 法家
- 管子
- 扬子法言
- 齐民要术
- 伤寒论
- 难经
- 金匮要略
- 奇经八脉考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洗冤集录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温病条辨
- 术数
- 三命通会
- 神相全编
- 渊海子平
- 滴天髓阐微
- 葬书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葬法倒杖
- 李虚中命书
- 月波洞中记
- 艺术
- 棋经十三篇
- 艺舟双楫
- 园冶
- 谱录
- 随园食单
- 书目答问
- 吕氏春秋
- 淮南子
- 梦溪笔谈
- 颜氏家训
- 夜航船
- 容斋随笔
- 龙文鞭影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困学纪闻
- 尚书正义
- 风俗演义
- 齐东野语
- 太平御览
- 搜神后记
- 宣室志
- 小说家
- 水浒传
- 三国演义
- 西游记
- 红楼梦
- 搜神记
- 儒林外史
- 醒世恒言
- 西厢记
- 太平广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博物志
- 镜花缘
- 喻世明言
- 东周列国志
- 剪灯新话
- 老残游记
- 官场现形记
- 新齐谐
- 酉阳杂俎
- 隋唐演义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鬼神传
- 狄公案
- 雍正剑侠图
- 穆天子传
- 北游记
- 海上花列传
- 南北史演义
- 女仙外史
- 说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荡寇志
- 岭表录异
- 后汉演义
- 刘公案
- 朝野佥载
- 小五义
- 白牡丹
- 小八义
- 春秋配
- 唐摭言
- 林公案
- 海国春秋
- 两晋演义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心经
- 了凡四训
- 无量寿经
- 五灯会元
- 僧宝传
- 老子
- 列子
- 黄帝四经
- 黄庭经
- 神仙传
- 太玄经
- 文子
- 文始真经
- 老子想尔注
- 亢仓子
- 尹文子
- 刘子
- 诗文评
- 总集
- 古文观止
- 昭明文选
- 浮生六记
- 伯牙琴
- 文心雕龙
- 随园诗话
- 沧浪诗话
- 诗人玉屑
- 闲情偶寄
- 桃花扇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