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卷·主战
凡战,若彼为客、我为主,不可轻战。为吾兵安,士卒顾家,当集人聚谷,保城备险,绝其粮道。彼挑战不得,转输不至,俟其困敝而击之,则无不胜矣。法曰:“自战其地为散地。”
凡是与敌交战,如果敌方入侵我境,我方在本土实施防御作战时,不要轻率出击。为使我军安全无危,鉴于士兵恋乡易散,应当征集丁壮,囤积粮食,据守险要位置保卫城池,切断敌人的粮道。从而使敌人欲战不能,粮草不济,等它完全陷入困境和疲惫的时候再攻击他,再出兵反击它,必定能胜利。诚如兵法所说:“在本国境内作战的地区叫做‘散地’。”
《晋书》:后魏武帝,亲征后燕慕容德于邺地,前军大败绩。德又欲攻之,别驾韩[言卓]进曰:“古人先决胜庙堂,然后攻战。今魏不可击者四,燕不宜动者三。”德曰:“何故?”[言卓]曰:“魏军远入,利在野战,一不可击也。深入近畿,致其死地,二不可击也。前锋既败,后阵必固,三不可击也。彼众我寡,四不可击也。官军自战其地,一不宜动。动而不胜,众心难固,二不宜动。城隍未修,敌来未备,三不宜动。此皆兵家所忌,不如深沟高垒,以佚待劳。彼千里馈粮,野无所掠,久则三军靡费,攻则士卒多毙,师老衅生,起而图之,可以捷也。”德曰:“别驾之言,真良、平策也。”
《晋书》记载: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亲率大军进攻驻守邺城的后燕大将慕容德,魏前军拓跋章部被后燕军所击败。慕容德打算乘胜再攻击北魏军,他的别驾韩淖进谏说:“古人用兵打仗,都是首先商讨好战略谋划,然后再出兵攻战。现在,对魏军不能攻击的原因有四条,而我军不宜轻易出兵的原因有三条。”慕容德问道:“是什么原因?”韩淖回答说:“魏军远离本土入侵我境,利于在平原旷野与我速战速决,这是不宜攻击的第一条理由;魏军深入我京都附近,这就将他的军队置于死地他必定拼死作战,这是魏军不宜攻击的第二条理由;魏军前锋遭到挫败,其后续部队必然固守阵地,这是魏军不可攻击的第三条理由;魏军众多,我军寡少,这是魏军不可攻击的第四条理由。而我军是在自己国土上作战,士兵恋乡容易逃散,这是我军不宜轻易出击的第一条理由;倘若出击而不胜,军心势必动摇,这是我军不宜轻易出击的第二条理由;我们的护城壕尚未修好,敌人来攻,我无法防守,这是我军不宜轻易出击的第三条理由。上述诸点,都是兵家所忌讳的问题。因此,不如凭据深沟高垒,固守防御,以逸待劳。魏军从千里之外运送军粮自然困难异常,而就地解决则现在野外又无粮食可以掠夺。这样,时间一长,就会因为消耗过大,而使士兵困毙增多。魏军长时间出征在外,其弱点就会逐渐暴露无遗,那时我军乘机奋起攻击它,便可以取得胜利了。”慕容德听了韩的一席话后,十分赞赏地说道:“你的妙计,同张良、陈平一样,真是良好的计策!”
- 推荐作品:
- 集
- 尚书
- 周礼
- 仪礼
- 论语
- 孟子
- 公羊传
- 谷梁传
- 中庸
- 大学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正史
- 史记
- 三国志
- 汉书
- 后汉书
- 明史
- 宋史
- 晋书
- 元史
- 旧五代史
- 南史
- 北齐书
- 辽史
- 南齐书
- 西夏书事
- 明季北略
- 五代新说
- 战国策
- 靖康传信录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东观奏记
- 别史
- 平宋录
- 传记
- 列女传
- 晏子春秋
- 唐才子传
- 明儒学案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吴越春秋
- 万历野获编
- 江南野史
- 徐霞客游记
- 吴船录
- 都城纪胜
- 岭外代答
- 庐山记
- 通典
- 史通
- 传习录
- 增广贤文
- 弟子规
- 幼学琼林
- 近思录
- 帝范
- 潜夫论
- 中论
- 三十六计
- 素书
- 六韬
- 司马法
- 太白阴经
- 武经总要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韩非子
- 慎子
- 扬子法言
- 邓析子
- 农家
- 农桑辑要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神农本草经
- 金匮要略
- 食疗本草
- 肘后备急方
- 温病条辨
- 医学源流论
- 术数
- 神相全编
- 滴天髓阐微
- 葬书
- 天玉经
- 疑龙经
- 李虚中命书
- 月波洞中记
- 灵城精义
- 棋经十三篇
- 园冶
- 茶经
- 随园食单
- 书目答问
- 杂家
- 鬼谷子
- 千字文
- 吕氏春秋
- 百家姓
- 智囊全集
- 笑林广记
- 朱子家训
- 夜航船
- 名贤集
- 权谋残卷
- 困学纪闻
- 南越笔记
- 西京杂记
- 池北偶谈
- 风俗演义
- 齐东野语
- 太平御览
- 宣室志
- 小说家
- 水浒传
- 三国演义
- 聊斋志异
- 警世通言
- 儒林外史
- 醒世恒言
- 西厢记
- 太平广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博物志
- 镜花缘
- 剪灯新话
- 初刻拍案惊奇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官场现形记
- 新齐谐
- 济公全传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鬼神传
- 花月痕
- 穆天子传
- 三刻拍案惊奇
- 三遂平妖传
- 南游记
- 女仙外史
- 儿女英雄传
- 雷峰塔奇传
- 后汉演义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大唐新语
- 朝野佥载
- 南史演义
- 河东记
- 小五义
- 独异志
- 薛刚反唐
- 唐摭言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薛丁山征西
- 毛公案
- 释家
- 心经
- 无量寿经
- 五灯会元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道家
- 阴符经
- 列子
- 抱朴子
- 黄庭经
- 太玄经
- 悟真篇
- 文子
- 老子想尔注
- 亢仓子
- 刘子
- 诗文评
- 总集
- 古文观止
- 昭明文选
- 别集
- 冰鉴
- 幽梦影
- 西湖梦寻
- 郁离子
- 龙川别志
- 训蒙骈句
- 诗人玉屑
- 闲情偶寄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