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简介
邓牧,宋末元初道家学者、思想家。字牧心,号文行,又号九锁山人,世称文行先生,中国南宋末年至元朝前期钱塘人。年十余岁,读《庄》、《列》,悟文法,下笔多仿古作。及壮, 视名利薄之, 遍游方外, 历览名山。 逢寓止, 辄杜门危坐,昼夜唯一食。 可见邓牧少年时, 喜读 《庄子》、《列子》 等先秦道家诸子典籍, 崇尚古代道家学者。他自己在《逆旅壁记》 中也说:余家世相传, 不过书一束。虽不敢谓尽古人能解, 然游公卿, 莫不倒屣;行乡里,莫敢不下车。, 因其对儒教、佛教、道教均持反对态度,故又自号三教外人。在亡国的悲痛中,他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为武器,大胆揭露了封建君主以四海之广,足一夫之用,竭天下之财以自奉,他把天下离乱归罪为封建君主的贪鄙,指出彼所谓君者,非有四目两喙,鳞头而羽臂也,状貌咸与人同,则夫人固可为也。今夺人之所好,聚人之所争,慢藏诲盗,冶容诲淫,欲长治久安,得乎?所以他幻想无君主的社会,主张废有司,去县令,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,,作出了欲为尧舜,莫若使天下无乐乎为君;欲为秦,莫若勿怪盗贼之争天下的结论。对人类社会的乱废缘由,邓牧又认为是由于有道德仁义、文章学问的一介之士不为世所用而致,他认为天地是有常的,日月星辰未尝一日不丽乎天,山河草木未尝一日不著乎地。只有人类社会却偏偏无常,乃在于一介之士常被见废。邓牧的思想,特别是废除君主,去掉有司、县令,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的思想,对后来黄宗羲著《明夷待访录》有一定的影响。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集
- 左传
- 仪礼
- 孝经
- 尔雅
- 中庸
- 大学
- 子夏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匡谬正俗
- 正史
- 三国志
- 宋史
- 旧唐书
- 隋书
- 宋书
- 元史
- 南史
- 北史
- 金史
- 梁书
- 辽史
- 陈书
- 南齐书
- 逸周书
- 编年史
- 纪事本末
- 明季北略
- 五代新说
- 贞观政要
- 战国策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东观奏记
- 九州春秋
- 别史
- 平宋录
- 传记
- 唐才子传
- 明儒学案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江南野史
- 地理
- 水经注
- 东京梦华录
- 岭外代答
- 政书
- 儒家
- 菜根谭
- 增广贤文
- 三字经
- 荀子
- 围炉夜话
- 幼学琼林
- 孔子家语
- 说苑
- 春秋繁露
- 潜夫论
- 北溪字义
- 孙子兵法
- 素书
- 六韬
- 百战奇法
- 三略
- 将苑
- 司马法
- 李卫公问对
- 练兵实纪
- 韩非子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扬子法言
- 棠阴比事
- 农家
- 天工开物
- 齐民要术
- 农桑辑要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针灸大成
- 洗冤集录
- 扁鹊心书
- 医学源流论
- 三命通会
- 滴天髓阐微
- 天玉经
- 焦氏易林
- 艺术
- 园冶
- 谱录
- 杂家
- 百家姓
- 淮南子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容斋随笔
- 人物志
- 权谋残卷
- 龙文鞭影
- 太平御览
- 艺文类聚
- 山海经
- 水浒传
- 三国演义
- 西游记
- 聊斋志异
- 警世通言
- 太平广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喻世明言
- 东周列国志
- 剪灯新话
- 初刻拍案惊奇
- 老残游记
- 新齐谐
- 唐传奇
- 酉阳杂俎
- 隋唐演义
- 子不语
- 济公全传
- 三侠五义
- 鬼神传
- 十二楼
- 穆天子传
- 常言道
- 三遂平妖传
- 海上花列传
- 何典
- 南北史演义
- 说唐全传
- 荡寇志
- 岭表录异
- 龙城录
- 后汉演义
- 李公案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刘公案
- 朝野佥载
- 南史演义
- 小五义
- 白牡丹
- 幻中游
- 小八义
- 薛刚反唐
- 春秋配
- 开辟演义
- 海国春秋
- 两晋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声律启蒙
- 释家
- 了凡四训
- 五灯会元
- 中说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僧宝传
- 道家
- 老子
- 黄帝四经
- 神仙传
- 太玄经
- 云笈七签
- 悟真篇
- 文子
- 老子想尔注
- 亢仓子
- 刘子
- 古文观止
- 昭明文选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曾国藩家书
- 呻吟语
- 郁离子
- 文心雕龙
- 随园诗话
- 沧浪诗话
- 训蒙骈句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牡丹亭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