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五 宝说
天下有至宝,贵甚夜光,重甚垂棘,而未易识者。一介之士是已。珠隐于蚌,玉藏于璞,与螺蛤瓦石未始不类,然剖之凿之,愚者知为珠与玉。一介之士,道德仁义文章学问蕴诸其心胸,非如蚌可剖璞可凿也,脱使得天下高位,则礼乐兴、教化成、天地清宁、神明降格、民物阜殷,举天下至美愿见不可得者。坐而致之,其为至宝,岂止如夜光垂棘,一可玩而巳哉!奈何一蚌一璞至微,蕴诸大山沧海至深,天下尽心力求之,蛟鳄虎兕有所不避,故为珠玉者迄未尝不得遇;一介之士与人类并居,其求之甚易,非有高深足以劳其力、异类足(原缺九字)目弃非如藐然无情之物,委诸遐僻幽深而遂已,天下既无求于此,方且鄙薄非笑,不得与螺蛤瓦石均为有用,何也?夫一事成败一物完毁莫不有数行其间,岂有天地大运治乱废兴非是数所为者,一士穷达常关系天地之大运,岂人力哉!举天下非蠢谬无知,孰不能忧乱思治哀废乐兴?及治乱兴废所分,日与同处而卒莫之识,则是穷天下智虑卒无以自别于蠢谬无知,亦可哀矣。故尝谓一介之士未尝绝于天下,天无日月星辰,空然气耳;地无山河草木,莽然块耳;人无一士之道德仁义文章学问,蠢然万物耳。日月星辰未尝一日不丽乎天,山河草木未尝一日不着乎地,一士之道德仁义文章学问乃不得常为人类所宗,何人类不幸,独不得如天地之粲然有章、炳然有文也?要之道德仁义文章学问,亦未尝一日不与日月星辰山河草木并立不悖,特显晦不同耳。当天运之泰,则达为稷契皋陶伊傅周召;及天运之否,则穷为夷齐孔颜长沮桀溺。故虽穷而在下,未尝不隐然为扶植人类地,使一日无所扶植,人之类绝灭久矣。天下之士常隐被一士之泽而不自知也,世之假士自名者侈然曰:我良治天下国家,世亦徒以为士,且恶知真所谓士者,与天地相为表里,岂易得哉!一介之士足以关系天地大运者,世既不之识,而号为士者又眇然不足道,则是通天下之惑有甚于瞽。其何以救之?后之欲治天下国家者,其亦以求夜光垂棘之心而求一介之士,则天地大运不可得泰乎,然亦曰有数。
- 推荐作品:
- 诗经
- 左传
- 论语
- 尔雅
- 公羊传
- 易经
- 大学
- 子夏易传
- 白虎通义
- 正史
- 三国志
- 汉书
- 旧唐书
- 元史
- 新五代史
- 魏书
- 北史
- 明季南略
- 续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西夏书事
- 三朝北盟会编
- 靖康传信录
- 九州春秋
- 平宋录
- 传记
- 晏子春秋
- 唐才子传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英雄记
- 越绝书
- 水经注
- 东京梦华录
- 洛阳伽蓝记
- 武林旧事
- 蛮书
- 吴船录
- 政书
- 通典
- 儒家
- 菜根谭
- 增广贤文
- 弟子规
- 幼学琼林
- 孔子家语
- 说苑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潜夫论
- 素书
- 六韬
- 百战奇法
- 将苑
- 乾坤大略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武经总要
- 便宜十六策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法家
- 商君书
- 扬子法言
- 天工开物
- 农桑辑要
- 氾胜之书
- 黄帝内经
- 神农本草经
- 难经
- 千金方
- 奇经八脉考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针灸大成
- 四圣心源
- 洗冤集录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温病条辨
- 医学源流论
- 术数
- 撼龙经
- 葬书
- 九章算术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李虚中命书
- 古画品录
- 艺舟双楫
- 园冶
- 茶经
- 随园食单
- 千字文
- 墨子
- 百家姓
- 笑林广记
- 颜氏家训
- 陶庵梦忆
- 人物志
- 权谋残卷
- 老老恒言
- 困学纪闻
- 南越笔记
- 西京杂记
- 类书
- 太平御览
- 搜神后记
- 宣室志
- 山海经
- 世说新语
- 警世通言
- 醒世恒言
- 西厢记
- 太平广记
- 封神演义
- 博物志
- 镜花缘
- 剪灯新话
- 初刻拍案惊奇
- 绿野仙踪
- 幽明录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子不语
- 东游记
- 鬼神传
- 狄公案
- 十二楼
- 穆天子传
- 常言道
- 三遂平妖传
- 海上花列传
- 南游记
- 绣云阁
- 女仙外史
- 韩湘子全传
- 前汉演义
- 雷峰塔奇传
- 岭表录异
- 说岳全传
- 后汉演义
- 李公案
- 刘公案
- 白牡丹
- 唐摭言
- 开辟演义
- 林公案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五灯会元
- 中说
- 僧宝传
- 道家
- 庄子
- 文子
- 文始真经
- 刘子
- 诗文评
- 总集
- 别集
- 冰鉴
- 曾国藩家书
- 郁离子
- 伯牙琴
- 文心雕龙
- 随园诗话
- 诗人玉屑
- 词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