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一百九十四 嵇
历史来源
「嵇」源出:
一、由稽氏而来。据《元和姓纂》所载,夏王少康封其子季杼于会稽,此后有稽氏。至汉代初年,稽氏家族迁往谯郡的嵇山定居,遂改为"嵇"氏。又《文章叙录》载,嵇康原姓奚氏,由会稽迁往谯郡铚县,取稽字上半部为"嵇"氏。
二、由鲜卑族复姓改得。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云,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统嵇氏,进入中原后改为汉姓嵇氏。
家族名人
嵇康(公元233-262年)
字叔夜,三国时魏国谯郡人。博学多才,风度翩翩,如孤松独立。官拜中散大夫,与阮籍、山涛等常同游于竹林,世称"竹林七贤"。
嵇绍
字延祖,晋代谯郡铚县人,嵇康子。官至侍中。有人言:绍"昂昂然如野鹤之在鸡群",使其"为吏部尚书,可使天下无复遗才"。
季抒
相传为夏代少康帝子,封于会稽,西汉初年迁至谯郡嵇山,改姓"嵇"。
嵇颖
字公实,宋代应天府宋城人。天圣年间(公元1023-1031年)进士,时王曾、张知白相继任南京留守,见颖谨厚笃学,乃谓子弟曰:"若曹(你们)师表也。"官至翰林学士。
嵇璜
字尚佐,清代江宁人。乾隆年间(公元1736-1795年),官至文渊阁大学士。幼年读《禹贡》,曰:"禹治水皆自下而上。盖下游宣通,水自顺流而下。"长老皆惊异,后治河果多有功绩。
地望分布
河南省洛阳市一带
安徽、河南二省之间地区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子
- 集
- 诗经
- 周礼
- 仪礼
- 易经
- 其他经学
- 易传
- 白虎通义
- 匡谬正俗
- 史记
- 三国志
- 汉书
- 后汉书
- 晋书
- 新唐书
- 清史稿
- 元史
- 新五代史
- 旧五代史
- 南史
- 北史
- 梁书
- 南齐书
- 编年史
- 续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西夏书事
- 纪事本末
- 过江七事
- 杂史
- 五代新说
- 靖康传信录
- 九州春秋
- 十六国春秋
- 载记
- 万历野获编
- 江南野史
- 徐霞客游记
- 东京梦华录
- 洛阳伽蓝记
- 武林旧事
- 蛮书
- 通典
- 史评
- 读通鉴论
- 史通
- 传习录
- 儒家
- 三字经
- 荀子
- 孔子家语
- 盐铁论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北溪字义
- 三十六计
- 三略
- 将苑
- 吴子
- 尉缭子
- 司马法
- 乾坤大略
- 李卫公问对
- 武经总要
- 练兵实纪
- 投笔肤谈
- 何博士备论
- 法家
- 棠阴比事
- 天工开物
- 齐民要术
- 农桑辑要
- 氾胜之书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难经
- 千金方
- 奇经八脉考
- 濒湖脉学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针灸大成
- 四圣心源
- 肘后备急方
- 神相全编
- 撼龙经
- 滴天髓阐微
- 葬书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焦氏易林
- 李虚中命书
- 灵城精义
- 艺术
- 棋经十三篇
- 艺舟双楫
- 园冶
- 茶经
- 随园食单
- 书目答问
- 百家姓
- 淮南子
- 格言联璧
- 颜氏家训
- 夜航船
- 人物志
- 龙文鞭影
- 老老恒言
- 困学纪闻
- 西京杂记
- 尚书正义
- 池北偶谈
- 风俗演义
- 类书
- 太平御览
- 艺文类聚
- 宣室志
- 小说家
- 山海经
- 搜神记
- 警世通言
- 儒林外史
- 阅微草堂笔记
- 镜花缘
- 东周列国志
- 剪灯新话
- 老残游记
- 新齐谐
- 酉阳杂俎
- 隋唐演义
- 孽海花
- 古今谭概
- 狄公案
- 雍正剑侠图
- 三刻拍案惊奇
- 三遂平妖传
- 夷坚志
- 西汉演义
- 韩湘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荡寇志
- 前汉演义
- 岭表录异
- 说岳全传
- 李公案
- 刘公案
- 小五义
- 白牡丹
- 独异志
- 小八义
- 春秋配
- 唐摭言
- 林公案
- 两晋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隋唐两朝志传
- 心经
- 了凡四训
- 无量寿经
- 五灯会元
- 中说
- 知言
- 道家
- 老子
- 庄子
- 抱朴子
- 黄帝四经
- 文子
- 尹文子
- 总集
- 别集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曾国藩家书
- 日知录
- 文心雕龙
- 随园诗话
- 沧浪诗话
- 词源
- 闲情偶寄
- 长生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