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三百四十四 终
历史来源
1、出自高阳氏,是黄帝孙颛顼的后裔,以祖字为氏。据《元和姓纂》载,颛顼有子老童,老童生子吴回,吴回生子陆终,陆终的孙子以祖父的字为姓,称为终姓。此支终氏望出济南、南阳。
2、出自妊姓,以祖字为氏。夏朝有太史令终古,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名字中的“终”字为姓,也称终氏。
家族名人
终古:夏朝的著名官员,那时夏桀执政,荒淫败坏,终古多次劝谏,桀王不听,终古知道夏朝将灭亡,就投奔向商汤去了。
终军:西汉济南人。少年勤奋读书,以善于说理和写文章出名,谈吐间豪情壮志非常动人,18岁时即向汉武帝上书评论国事。以后又担任谏议大夫。后来他奉命赴南越(今两广地区)王入朝,终军自请“愿受长缨,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。”即至,南越王愿举国内属。越相吕嘉不从,举兵杀其王及汉使者,死时年仅20多岁,被人称为“终童”。
终带:汉代校尉史。王莽时,与陈良共杀校尉,自称废汉大将军。
终郁:唐朝人,为人仁义,做县官,杜甫和他很有交情,写过不少诗赠送给终郁。
终其功:明代鸿胪寺主簿,永乐中,曾使朝鲜。
迁徙分布
(缺)终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终氏是黄帝的后代,属正统华夏姓氏。远古时有个首领叫陆终,陆终的孙子辈中有人以终字为姓相传世代。而陆终的先人是黄帝。黄帝有个孙子叫颛顼的儿子叫老童,老童的儿子叫吴回,吴回的儿子就是陆终。终姓是黄帝后代,龙的传人。另一支终氏是起源于夏朝太史令后为商臣的终古,他的后代中就以终古为姓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史
- 十三经
- 尚书
- 周礼
- 孝经
- 孟子
- 公羊传
- 笠翁对韵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白虎通义
- 匡谬正俗
- 史记
- 三国志
- 后汉书
- 晋书
- 清史稿
- 旧唐书
- 隋书
- 宋书
- 元史
- 新五代史
- 魏书
- 旧五代史
- 南史
- 金史
- 北齐书
- 逸周书
- 明季南略
- 编年史
- 资治通鉴
- 汉官六种
- 明季北略
- 杂史
- 贞观政要
- 松漠纪闻
- 靖康传信录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东观奏记
- 别史
- 平宋录
- 列女传
- 晏子春秋
- 明儒学案
- 十六国春秋
- 载记
- 吴越春秋
- 越绝书
- 万历野获编
- 江南野史
- 大唐西域记
- 华阳国志
- 蛮书
- 岭外代答
- 通典
- 史评
- 菜根谭
- 增广贤文
- 小窗幽记
- 围炉夜话
- 幼学琼林
- 盐铁论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北溪字义
- 兵家
- 三十六计
- 孙子兵法
- 素书
- 三略
- 将苑
- 司马法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李卫公问对
- 便宜十六策
- 历代兵制
- 投笔肤谈
- 管子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折狱龟鉴
- 棠阴比事
- 邓析子
- 医家
- 农家
- 农桑辑要
- 氾胜之书
- 伤寒论
- 难经
- 濒湖脉学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四圣心源
- 食疗本草
- 肘后备急方
- 扁鹊心书
- 医学源流论
- 术数
- 撼龙经
- 渊海子平
- 葬书
- 神峰通考
- 葬法倒杖
- 焦氏易林
- 月波洞中记
- 灵城精义
- 艺术
- 棋经十三篇
- 古画品录
- 谱录
- 茶经
- 书目答问
- 千字文
- 百家姓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朱子家训
- 论衡
- 人物志
- 权谋残卷
- 公孙龙子
- 龙文鞭影
- 老老恒言
- 南越笔记
- 金楼子
- 尚书正义
- 风俗演义
- 齐东野语
- 避暑录话
- 类书
- 艺文类聚
- 搜神后记
- 宣室志
- 小说家
- 世说新语
- 三国演义
- 聊斋志异
- 搜神记
- 警世通言
- 封神演义
- 喻世明言
- 剪灯新话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新齐谐
- 唐传奇
- 隋唐演义
- 东游记
- 济公全传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古今谭概
- 鬼神传
- 狄公案
- 十二楼
- 花月痕
- 三刻拍案惊奇
- 三遂平妖传
- 何典
- 杨家将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雷峰塔奇传
- 龙城录
- 说岳全传
- 后汉演义
- 李公案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刘公案
- 朝野佥载
- 白牡丹
- 薛刚反唐
- 春秋配
- 唐摭言
- 开辟演义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薛丁山征西
- 了凡四训
- 中说
- 知言
- 僧宝传
- 道家
- 老子
- 庄子
- 列子
- 黄帝四经
- 黄庭经
- 太玄经
- 悟真篇
- 文子
- 尹文子
- 刘子
- 总集
- 昭明文选
- 冰鉴
- 日知录
- 西湖梦寻
- 郁离子
- 伯牙琴
- 随园诗话
- 训蒙骈句
- 词源
- 闲情偶寄
- 桃花扇
- 长生殿
- 春秋